首页  学院简介  新闻动态  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  党团工作  实验实训  学生园地  培训服务  老品牌值得信赖!   精品课程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品课程 > 正文

2017年九五至尊VI 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

发布日期:2017-10-26     浏览次数:人次 【

附件1

 

         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                           

          专业课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制造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    机电设备类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填写)机电一体化技术560301                   

牵头学校(盖章)    九五至尊VI                        

          福田雷沃机械设备公司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苏茂富                       

              2017.10.25                 

 

九五至尊VI  
一七年

 

   

一、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
填写。
四、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五、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签字,课程建设牵头
学校盖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
情况

姓名

苏茂富

性别

出生年月

1982.10

最终学历

本科

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工程师、讲师

手机

15866124261

学位

学士

职业资格证书

高级数控

传真

 

所在院系及专业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电子邮箱

272742986@qq.com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科教创新园区河滨街2号

主讲课程及研究方向

主讲课程: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机械制图》、《金工-车工实训》、《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Pro/E三维设计》、《Pro/E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数控技术》、《工程力学》等

研究方向:计算机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作简历

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200 字以内)

2005.08-2006.01    青岛黄海学院                  高校教师

2005.08-2012.02    (青岛)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高校教师

2012.02-2017.03     歌尔自动化研发中心       产品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

2017.03-至今        九五至尊VI             高校教师

 

 

 

 

教学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研究、教学表彰与奖励(500 字以内)

1近五年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

主讲《CAD工程制图》、《金工-车工实训《机床检测与维修》《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轮机工程基础》、《工程力学》,共计360学时    

2 教学研究

(1)2009年主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机械制造技术》获得立项并建设,获得院级精品课程

22016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3)2017年获得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

4)2017年主持参与教改课题《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研究,目前正在研究中

52017年参与精品课程《机电专业英语》

3 教学表彰与奖励

(1)2009年,被学院评为“年度先进个人”;

(2)2010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

3)2015年,被企业评为“卓越贡献奖”

技术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300 字以内):

1、主动技术研发及改造项目,如下:

(1)2012年,作为主责设计工程师,成功研发VISCO检查机;

(2)2013年,作为主责设计工程师,成功研发弹片焊接柔性线焊接工位,参与研发压力传感器自动测试机;

(3)2014年,作为主责设计工程师,成功研发MEMS转膜机、S18OT粘膜包装机、MEMS转膜机;

(4)2015年,作为主责设计工程师,成功研发改造MEMS激光打标机、M8A自动测试机、改善MIC散料进给器上料机构,参与研发设计晶圆检测机;

(5)2016年,作为主责设计工程师,成功研发设计PCB板自动取放设备、MP12温度手动测试机、改善四类外壳包装机、MEMS自动贴膜机、四合一自动测试机。

以上设备,均已投入自动化生产线,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近三年来发表论文、专著

(1)2017年,《基于绿色制造技术的机械制造应用探讨》,工程技术,国家级,独撰(1/1);

(2)2017年,主编了校级《数控加工实训》教材,目前正在编制;

(3)2018年,《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防护工程,国家级,独撰(1/1)

(4)《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程序的多元化探析》,电力设备,国家级,独撰(1/1)

(5)2018年,副主编《电子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6)2018年,主编《金工实训》,校本教材

2. 课程团队

 

团队成员(含兼职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

领域

建设分工                                                                                                                             

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

签字

苏茂富

1982.10

讲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数控

机械工程

主讲,总体设计

 

 

孙旭清

1952.04

教授

船舶电机员

机电一体化

总体设计指导

 

 

李述香

1954.08

教授

 

机电一体化

总体设计指导

 

 

刘学义

1978.12

讲师

高级电工证

机械工程

微课制作,题库制作等

 

 

潘春兰

1983.03

讲师

高级电工证

机电一体化

微课制作,题库制作等

 

 

高鹏燕

1982.10

讲师

专业英语八级

机电专业英语

微课制作,题库制作等

 

 

黄明显

1975.06

高级

工程师

车工技师

机械工程

企业素材的提供、课程建设指导

产品经理

黄明显

马继东

1978.03

高级

工程师

 

机械工程

企业素材的提供、课程建设指导

技术研发部经理

马继东

团队优势与特点

如课程团队组成及结构特点、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1000字以内):

(一)课程团队整体结构

本课程教学队伍由6位成员组成,其中以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为主。课程队伍中有教授2名,讲师4名,工程师1名。成员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毕业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整个队伍的知识结构合理,能适应《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教学的需要。

  二)近五年来教学改革及解决的问题

1. 课程体系的改革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专业课,课程组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重新构建了课程体系,强调理论和实践并进,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将课程体系化分为数控编程基础、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编程及操作及自动编程及操作四大部分。在学时分配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学时,改善实训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是数控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系统的多样化及功能的不断扩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扩大信息量。

结合我院数控技术中心的实际,教学内容上以华中世纪星(HNC-21)系统主线,同时涵盖FANUC系统、SIEMENS系统,按照项目推进教学体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从手动编程到自动编程,机床操作到对程序的执行、校验、调试和加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课题以项目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导入,然后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通过对项目的分析、编程及实际上机加工校验,最后通过考核达到项目要求,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的全过程。

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了实训实际操作加工校验的课时,并在实训、实际操作的内容上,注意了技术性、综合性与探索性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培养。符合了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了鲜明特色。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计算机仿真演练、实际操作加工校验、修改调试、加工的方法,即“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上,采用启发式,做到师生互动,并以项目事例为主线,从工艺分析、数字处理、图形构建、编制程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计算机上对自己的程序进行仿真演练,然后到数控机床上校验,发现问题,启发学生去分析解决,进行修改、调试后再校验,最终加工出实物作品。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程与仿真演练、机床操作与实际加工校验相结合,对每个课题均采用这种方式,一杆子插到底,然后进行下项目的学习,逐渐深入,循序渐进。做到理论学得懂,程序会编制,机床能操作、程序会校验调试、工件会加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授课、计算机仿真及实际操作加工相结合的方法,将肢体语言与声光电有机的结合起来,全方位对学生实施情景教学,让学生听得懂,看得到,能动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推进“双证书”教育

学院自1997年被河北省劳动厅批准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够鉴定初、中、高级十六个工种,2006年增加到二十三个工种。我院所有毕业生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过级率在90%以上。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融合,学生经过此门课的学习后,可直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因此我院己被劳动部列为“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百所职业院校试点单位”之一,2005年初,己经通过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鉴定指导中心的合格评估。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毕业生获得相应工种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资格零培训和“零距离上岗”目标。

6.教材建设改革

课程组在参考高职优秀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的教学特点,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组织编写了一套适合本课程校本教材。由《数控机床编程指导书》、《数控机床操作指导书》《数控机床测试试题集》组成。

7.考核方法与成绩改革

在进行项目设计时,每个项目都制定了考核标准,结束时根据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表现及加工出作品的质量,评定出该项目的成绩。课程结束时根据每个项目的成绩,综合评定出本课程成绩。

8.技术服务/培训项目与成果、效益

与学院合作企业天津新和船厂合作,长期为其产品进行夹具和工艺设计、数控编程、来料加工,并结合生产中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技术改造。该企业产品已远销美国、台湾等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工学结合”。

 

 

 

 

 

 

 

 

 

3.建设基础与成效

介绍课程前期建设情况(1000 字以内)

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方向)专业成立于2014年,根据专业建设规划,课程由机电系分3门课开设,即《数控编程》、《数控模拟、仿真》、《数控加工》,成立数控机床编程预操作实训课题组

2016年开办了成立了数控教研实训室,《数控编程》、《数控模拟、仿真》、《数控加工》一直作为机电技术专业、数控专业专业必修课讲授,在学院、系部的支持和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投资建成了“数控技术中心”实训基地购买了数控仿真软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017年学院送走了第一届数控毕业生,课题组在完成了第一轮教学任务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了该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即理论教学体系和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将三门课合并重组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一门课,并且采用项目推进教学模式每个课题的制定都是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采用与实际生产加工过程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在参考高职高专优秀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大纲要求,结合我院的教学特点,编写了一套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突出重点和难点,《数控机床编程指导书》、《数控机床操作指导书》数控机床测试试题集》组成校本教材制作了以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音频、视频的形式表达教学内容的配套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将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的实用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到20015年7月,我们已制作完成课程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授课教案、作业习题等栏目。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继续努力,吸收研究生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加入,为课程组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到2017年在校生600人,课程组成员增至12人,使该课程组的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结构更趋于合理化,同时设备新增增数控教学设备,先进的设备和必要的经验储备为该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该课程大胆地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坚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为根本,围绕数控加工的编程技术和数控加工操作两大核心,采用模块化结构体系、“项目推进”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将数控编程技术理论模拟仿真教学与数控机床操作加工实训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数控机床操作实训分离,互相脱节的弊端。将“任务要求—编程仿真实训—数控机床操作—程序校验—加工实际零件”有机衔接,形成“讲、练、仿真、操作、校验、加工”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编程与加工双重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同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教材建设、师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特别是聘请了企业专家作为该课程的顾问,开发设计与生产实际相关联的、由浅入深的实训课题,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授课模式,使课程更贴近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产学研的结合。

《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是机电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是在学习完《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专业课程后开设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综合实践环节。课程内容涵盖了数控高级工鉴定的全部内容,实现了训练与考工的融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直接参加相应工种的数控高级工鉴定,而且还要通过在生产型实训基地边学习边生产的锻炼,掌握了企业文化、生产流程、生产管理,具备可持续开展的潜力。

另外,我院的办学特色是“前校后厂,校企合一”,数控技术中心除承担着专业技能训练的任务外,还承担着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任务,特别是引进了具有先进数控生产经历的天津新和船厂,教师和学生完成基本功训练外,还承担该厂产品的工艺设计、数控编程、来料加工;该厂除完成生产任务外,还承担着学院的数控生产实训。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与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要,项目涵盖了不同操作系统,加工工序以生产加工工序为基础,最后的综合项目就是企业生产的真实工件,训练场所也为实际生产厂。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互相接触与磨合,形成了一套适合学院与企业发展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降低了成本;学院锻炼了教师和学生,增加了社会效益。

4.建设目标、思路及规划

4.1 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300 字以内)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在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里定位为一门专业课,是提高学生数控编程、数控加工能力的最为重要的课程。

1.课程定位

我院是地处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是一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服务地方经济”高等职业院校,生源主要是各省市高考专科分数段的学生,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数控生产生产第一线。《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是《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的后续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门专业课,在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里定位为一门专业课,是提高学生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能力的最为重要的主干课程。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有四点:

(1) 学生具有扎实的数控编程、仿真、加工理论基础;

(2) 具有较强的工艺设计、编程、调试、加工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具有企业员工所需的基本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

(4) 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2 建设思路(500 字以内)

(1)重新设计教学过程,使实践教学的层次性更强

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并重的教学体系,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每个项目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由易到难,且分为若干个单元,单元中分为若干个课题,在每个课题中都加入了2~3实例,将理论讲解与仿真加工相结合。从工艺分析到编程,从计算机仿真到实际加工检验,使学生全面掌握数控编程加工知识,加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切实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以“项目推进法”设计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该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与理论教学体系并行、并重的教学体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实践教学的形式上,本课程采取了“项目推进”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每个课题以问题提出,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教师指导,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师生互动性和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办学理念。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采用“发现式”教学方法,每个课题结束时都提出问题,作为新课题的开始,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新发现”的感觉,有“新发展”的自信心。“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主动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     

4.3 建设规划(1000 字以内)

1、课程建设规划

1)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打破了原有的按课程授课的课程体系,将每个课题按照实际生产工作流程设计,建立“制定工艺路线——编程——模拟仿真——调试、修改——产品加工”的项目体系,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加工时已经忘记了工艺、编程的知识,使授课过程更贴近实际、系统性更强,有利于学生吸收掌握。

2)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

本课程设计了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项目涉及的内容与技能鉴定的职业标准相吻合,课程目标为学生完成课程的训练项目后,可直接参加相应工种的高级工技能鉴定,达到高级工水平。

3)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作为归宿

该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最终目的是达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因此,课程的安排上充分考虑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实际操作课时占80%以上。

4)充分发挥实训基地条件,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本课程是基于学院实训教学环境、结合生产实际设计的,由于我院的数控实训基地是按企业模式管理、具有加工产品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具备企业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而且课题的选择是在企业人员的参与下制定的,有些就是实际生产的产品,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实训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和管理,掌握了真实产品的生产流程,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为今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专业扩展能力培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知识的承载体,但不是知识容器和灌输体。学生除了完成知识的承接以外,还肩负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作用。因此学生不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应该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承上启下、灵活应用的作用。这些知识的获得仅靠教师的传授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依靠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来完成。因此我们按项目设计课程的方法,重点就是解决知识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每个课题以问题开始,以包含下一课题的问题结束,循环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专业迁徙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具备专业扩展能力。

 

2、精品资源课程建设规划

 

1)组建建设团队,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制定建设实施方案;

2)与省内示范高职院校交流学习,借鉴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成果和标准;

3)完成课程建设规划;

4)制订符合职业教育标准要求的课程标准;

5)完成《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的各章节电子教学设计及教案;

6)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及微课制作

7实验实训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制作。

8)进行课程考核点、考核方案、试题库、案例库、拓展资源库的建设;

9)编辑制作教师授课录像;

10不断完善改革的教学成果;

11)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及微课视频;

12)完善教学反馈与评价系统;

13)完善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设计及互动模式。

 

5.建设内容

5.1 课程设计(含课程定位、内容选取、内容组织、教学模式等,2000 字以内)

1. 实践项目名称

为适应高职技能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理论够用,重在技能培养”的原则,经过数控教研室近几年教改的经验,构建了“项目推进法”教学模式,将原有的理论讲授演变为计算机编程、仿真与数控加工实训相结合、基本功训练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避免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将全部教学内容分为大项目,理论教学贯穿于实践教学之中,加强操作加工实训课时,达到相应工种的高级工水平。

分项目的内容及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项目名称

内容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解决办法

项目一

数控加工基础

任务一数控车床的基础知识;

任务二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任务三数控车床常用工具

数控机床结构、功能的了解

认识数控机床

采用现场教学,以数设备为依据,结合维修钳工拆机床的实训和数控控制系统试验台进行现场讲授

项目二

数控编程基础

任务一数控编程概述;

任务二数控车床的坐标系;

任务三数控加工程序的格式与组成;

任务四数控系统常用功能指令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概念、使用方法

坐标系的选择

 

采用讲练结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

 

项目三

阶梯、锥面轴编程与加工

任务一圆柱面程序的编制;

任务二圆锥面程序的编制;

任务三用复合固定循环编制台阶轴、外圆锥面

1、圆柱面、圆锥面内外径切削循环指令格式及功能;

2、轮廓基点与外圆锥面的标注及相关尺寸计算;

3、无凹槽内外径粗车循环指令格式及功能

1、圆柱面、圆锥面内外径切削循环指令的编程与加工;

2、无凹槽内外径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1的编程与加工

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

项目四

成形面程序的编制与加工

 

任务一数控车刀圆弧半径补偿;

任务二用复合固定循环编制成形面;

任务三数控车床刀具的几何补偿;任务四用闭环车削复合循环编制成形面

1、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意义及相关指令;

2、刀尖半径补偿方面的判断;

3、有凹槽内外径粗车复合循环指令格式及功能;

4、刀具偏置补偿的意义及相关指令;

5、闭环车削复合循环指令的格式及功能

1、有凹槽内外径粗车复合循环指令的编程与加工;

2、闭环车削复合循环指令的编程与加工;

3、刀补数据设置的操作技能;

4、修改刀具磨损的操作技能

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

项目五

切槽(切断)程序的编制与加工

任务一切槽切断的相关知识;

任务二用外径切槽循环切槽;

任务三用子程序编制切槽程序

1、切断(切槽)的相关知识;

2、切槽(切断)刀刀位点的选择;

3、切槽指令G75指令格式及功能;

4、子程序指令格式及功能

1、切槽(切断)刀对刀操作技能;

2、切断切槽的加工工艺方案;

3、切槽指令G75的编程与加工;

4、子程序指令的编程与加工

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

项目六

螺纹程序的编制与加工

 

任务一数控车削螺纹的相关知识;

任务二螺纹切削G32;

任务三螺纹切削循环G82;

任务四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76

1、车削螺纹时的转速、螺纹切削进给次数、背吃刀量的确定;

2、车螺纹前圆柱面及螺纹实际小径的确定;

3、螺纹切削G32、G82、G76指令格式及功能;

4、螺纹加工参数的计算;

5、加工螺纹的注意事项

1、螺纹车刀的对刀方式操作技能;

2、螺纹的加工工业以方案;

3、螺纹切削G32、G82、G76指令的编程与加工

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

项目七

套类零件的编制与加工

任务一内轮廓程序的编制;

任务二内沟槽程序的编制;

任务三内螺纹程序的编制

1、螺纹底孔直径计算方法;

2、内轮廓的加工工艺;

3、内沟槽的加工工艺;

4、内轮廓的加工工艺

1、内孔车刀的对刀方式操作技能;

2、内螺纹车刀的对刀方式操作技能;

3、内沟槽车刀的对刀方式操作技能

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

项目八

数控加工综合实训

数控综合加工实训内容

复杂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复杂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

4.解决办法

(1)加强学生理论基础,使学生深刻理解编程指令的作用及编程方法和规律,如每个课题都由学生自己编程,教师逐一指导;

(2)改进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尽量接触实际现场情况,如课程设在生产型实训基地;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各种生产环节的需求,如每个课题均按照“制定工艺路线——编程——模拟仿真——调试、修改——作品加工”的项目体系进行,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利于在实际工作中的自我发展,如每个课题都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辅导的方式;

(5)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能力,如“项目推进法”、“发现法”、“启发式”。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教学模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5.2 课程资源(含基本资源、拓展资源清单,2000 字以内)

1. 教学文件及教材

(1)教材的使用情况:

该门课程最早由3门课程组成,因此选用高教出版社韩旻编写的《CAD/CAM应用软件—MasterCAM训练教程、顾京编写的《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华中数控编写的《数控车床操作指南》、《数控铣床操作指南》由于侧重学生对象和学院设备条件的原因,该门课程教材内容岗位针对性欠佳、涵概内容不全。因此课程组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将几本教材进行有机的重组,编写了相应的校版教材,同时该教材由专业教研室制作了CAI课件,使用效果良好,标志着该课程教材建设进入完善阶段。

(2)校本教材

根据学生基础相对偏低,对理论的理解能力较弱的特点,结合学院数控设备的情况,编写了一下校本教材:

《数控机床编程指导书》

《数控机床测试试题集》   

本教材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将理论贯穿与实习课题中,通俗易懂。

(3)教学参考书: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推荐以下的扩充性资料和主要参考书目、专业期刊、专业网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 顾京 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

《CAD/CAM应用软件—MasterCAM训练教程》 韩旻 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编程及操作实训》张超英等 主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03年。

《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蒋建强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年。

杂志、期刊

《数控技术》:金领工程师技术在线

《数控机床市场》:<<数控机床市场>>杂志社编

《制造技术与机床》:《制造技术与机床》杂志社编

参考网络资源

http://www1.xpc.edu.cn/courses/skjgjssx/web/index.asp

http://210.28.28.222/jpkc

http://www.vtcsy.com/index.asp

   (4) 教学文件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总结、教学辅助资料符合教学要求且完善完备,能反映教改经验且执行严格。

2.教学手段

(1)网络资源建设

我院建设校园网,课程组也一直在进行教学环境的构建,建立了“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网页,将部分教学资源在网上发布,包括《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课程录像、仿真训练及疑难解答等。另外,为了学生自学,课程组在网上制作了各种工件的编程、仿真和网络教学课件,该课件功能完善、性能稳定,通过课件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进行自己感兴趣的设计。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证明网络教学条件能很好的满足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课程教学探索采用电视录像片、电子教案、CAI课件、模拟仿真软件、网络课件等多种方式,实践教学采用手动编程、CAD/CAM软件、仿真、多媒体软件等手段,把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集为一体,强调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与创新。近几年来,自主开发了CAI课件,拥有4个数控编程与模拟微机室,能满足该课程的现代教学。80%以上的课程内容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仿真教学,使课程讲授变得更生动、更直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3)实践性教学环境

为满足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通过数控专任教师几年的技术改造,目前已建成数控机床系统控制实验室用于教学后使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形成了理论讲授、模拟仿真、实际操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4)教学资料建设

课题组成员在现有教材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和学生的特点,编写了适合课题教学和训练的《数控机床编程指导书》、《数控机床操作指导书》、《数控机床测试试题集》,在校园网上建立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网页,将部分教学资源在网上发布,包括《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课程录像、仿真训练及疑难解答等。此外,为了学生自学,课程组在网上制作了各种工件的编程、仿真和网络教学课件,该课件功能完善、性能稳定,投入使用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件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进行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同时成立了数控编程操作小组,带领学生进行数控编程实训,为同学相互交流建立了很好的互动平台。同时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数控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6.措施保障

 

1000 字以内)

一、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师指导

1.课程的组织形式

数控技术中心用于实训教学的机床

(1)分组教学

实训教学采取小组制,一个班级分为10个组,按40位学生计算,根据自愿、合理调配的原则组成小组;教师3-4人,每个教师完成一个项目的教学指导。  

(2)教师指导流程如下图:

 

(2)教学方式

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

     2.教师指导方法

(1)学生所学的只是虽然多是“间接知识”,采用“发现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新发现”的感觉,有“新发展”的自信心,通过模拟生产的工艺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 为此,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只设定题目,学生自己拟定方案,教师对没有学过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己学习来发现问题、掌握原理,实现目的。上述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自主、探索的方法学习,从中所受的效益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就业质量。

(2)“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除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出曲型课题,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将理论和实际相统一,如在进行每个课题的教学时,教师不是直接讲授课题的内容和传授知识,而是首先对课题提出要求,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设计方案,这样做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实际教学结果。

(3)“项目推进”式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师生互动性和学生的自信心。如将每个课题按照“制定工艺路线——编程——模拟仿真——调试、修改——作品加工”的项目体系进行,每个课题之间又互相穿插、由浅入深,依次进行下去,最终达到课程标准。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学生既经历了真刀真枪的操练,又降低了教学成本,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课题的选择来源于生产实际,教师指导学生经过一定的课题训练后,直接加工该车间的产品,学生在第一时间认识了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真实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了真题真做。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举例

(1)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

教学理念:将课程按项目形式贯穿起来,由浅入深,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根据课题需要将理论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够用为度,学生完成所有项目的学习就完成了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同工种的高级工水平。

使用目的:通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学时,改善实训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实施过程将课程体系化分为数控编程基础、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编程及操作及自动编程及操作四大项目,每个项目包含若干课题。打破了原有的按课程授课的课程体系,将每个课题按照实际生产工作流程设计,建立“制定工艺路线——编程——模拟仿真——调试、修改——产品加工”的项目体系。

实施效果:这种教学方法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加工时已经忘记了工艺、编程的知识,使授课过程更贴近实际、系统性更强,有利于学生吸收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组、扩展教学内容

教学理念:考虑到学生就业的需要,在学习华中数控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学院少量的FANUC系统设备和模拟仿真软件进行多系统教学,达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作用。

使用目的随着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系统的多样化及功能的不断扩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扩大信息量。

实施过程结合我院数控技术中心的实际,教学内容上以华中世纪星(HNC-21M)系统、FANUC系统为主线,同时涵盖SIEMENS系统,按照项目推进教学体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从手动编程到自动编程,机床操作到对程序的执行、校验、调试和加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课题以项目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导入,然后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通过对课题的分析、编程及实际上机加工校验,最后通过考核达到课题要求,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的全过程。

实施效果: 通过内容的重组,加大了实训实际操作加工校验的课时,并在实训、实际操作的内容上,注意了技术性、综合性与探索性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培养。

(3)“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绝大多数的教学内容以项目推进的形式进行,以实习车间作为主教学场地,教师根据课题的要求一边分析设计方案,一边穿插讲授必需的理论,同时进行操作,克服了教学中讲到后面忘了前面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用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做到师生互动,并以课题事例为主线,从工艺分析、数字处理、图形构建、编制程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施过程:教师给出项目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然后在计算机上对自己的程序进行仿真演练,然后到数控机床上校验,发现问题,启发学生去分析解决,进行修改、调试后再校验,最终加工出实物作品。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程与仿真演练、机床操作与实际加工校验相结合,对每个课题均采用这种方式,一杆子插到底,然后进行下课题的学习,逐渐深入,循序渐进。

实施效果:通过采用编程、计算机仿真演练、加工校验、修改调试、加工的方法,即“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学得懂,程序会编制,机床能操作、程序会校验调试、工件会加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项目推进”教学模式—特色课程模式

教学理念:以项目推进的教学模式,可以使课程更加连贯、流畅,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加工的全过程,增加就业的自信心。

使用目的:以项目为主线,以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课程流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实施过程:将每个课题按照实际生产工作流程设计,建立“制定工艺路线——编程——模拟仿真——调试、修改——产品加工”的项目体系,每个项目包含若干课题,每个课题以问题提出,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教师指导。

实施效果:通过“项目推进”教学,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加工时已经忘记了工艺、编程的知识,使授课过程更贴近实际、系统性更强,有利于学生吸收掌握。学生反映这样学习使自己想学习、爱学习,特别是作品中蕴含着一种成就感。

2.教学手段的改革

(1)“工学结合”

本课程的课题选则来源于生产一线,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一线专家的亲临指导确定的。学生实习的数控技术中心是与天津新和船厂合作办学的、具有生产产品的真实生产厂,同时肩负着实习和生产两大功能。学生除完成基本功训练外,还要进行生产产品的加工实习,企业负责提供学生的实习、生产工位和工夹量具,进行技术指导,根据产品加工的效益,提供学生一定的生活工资。使学生边实习边体验企业环境,边实习边收益。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授课、计算机仿真及实际操作加工相结合的方法,将肢体语言与声光电有机的结合起来,全方位对学生实施情景教学,让学生听得懂,看得到,能动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推进“双证书”教育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毕业生获得相应工种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资格零培训和“零距离上岗”目标。

3.教材建设改革

课程组在参考高职优秀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的教学特点,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组织编写一套适合本课程校本教材。由《数控机床编程指导书》、《数控机床操作指导书》《数控机床测试试题集》组成。

4.作业、考核方法与成绩改革

作业采用了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课外完成对工件的工艺设计,带着自己设计的方案和问题,课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编程、仿真、加工。对于课内没有完成加工或想进一步发挥的学生,学院CAD/CAM中心、数控技术中心全天开放,为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场所和环境,学生可随时使用。实习后期数控中心还会结合自己的生产产品,布置涵盖零件合理性设计、零件的工艺分析、切削用量和刀具的选择、编程指令应用、实际加工等知识的大型综合课题,学生边设计、边生产,完成从课堂到实际的转换。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充分发挥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进行课题设计时,每个课题都制定了考核标准,教师根据学生在每个课题进行过程中表现及加工出作品的质量,评定出该课题的成绩。课程结束时根据每个课题的成绩,综合评定出本课程成绩。

7.资金使用与管理

 

(一)课程经费由课程团队共同决议具体使用范围和金额,设置专人进行统筹管理。

(二)使用课程建设经费,本着节俭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围绕教育研究,开展相关研讨活动,注重软环境开发,支持论文发表、外出相关学习等。

(三)课程负责人必须按照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各项任务;项目所发生的费用由项目负责人审核把关。

(四)经费适用范围

1.成果论文发表及版面费。

2.书籍、资料、检索及打印复印费用。

3.计算机软件建设费用。

4.信息技术专家指导和建设费用。

5.对外交流活动的会务费、差旅费、调研费、交通费等。

6.课程建设申报、初审、中期检查、课程结束、成果鉴定等费用。

    (五)经费使用必须同时符合学院相关政策、文件。

 

 

 

 

 

 

 

 

 

 

 

 

 

 

 

 

 

 

 

8.承诺与责任

1.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若免费共享的基本资源涉及到第三方权益,须将“课程资源使用授权书”[]附后;
2.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3.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4.申报课程入选后,学校和课程负责人须与“山东省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维护单位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保证基本资源在“山东省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免费共享,拓展资源在“山东省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网上有条件共享。
5.各学院须建设本单位“网络教学平台”,并与“山东省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
http://221.214.56.13:8082/)实现互联,共享课程资源,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

 

 

 


课程负责人签字:
学校公章:
日期:

 

注:“课程资源使用授权书”须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报学校、申报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和教师(录像等资源所涉及的教师)姓名,第三方制作者名称,由第三方制作的资源名称以及著作权归属情况。
二、授权书除前款内容外,需包括以下内容:
1.各方同意,学校将 XXX 课程 XXX 资源作为学校该课程的基本资源之一,用于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提交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平台。如通过评审,各方同意该课程所涉及资源在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平台推送至全省职业院校校园网,向职业院校师生及社会学习者免费开放使用,使用期 10 年。课程上网后,同意按照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及时更新资源。
2.鉴于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基本资源公益性的使用目的,学校、教师及资源制作方各方不享有任何报酬和使用费。
3.学校、教师、制作方签名盖章。

上一条: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一)
下一条:2017年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



版权所有 2014 九五至尊VI 联系电话:0536-3083568
学院地址: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科教创新园区河滨街2号 邮箱: 备案号:鲁ICP备11013022号 返回顶部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分辨率1280*600以上。